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28|回复: 0

ⓚ02476»谈谈“情关”———网友反馈|2018-04-07

[复制链接]

1万

主题

1万

帖子

4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42466
发表于 2025-2-12 19:04:4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 网友反馈(标题)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8反馈(标题版)  
 上一篇:  下一篇: 

一表通

博客精选

解答来信

博客精选》总导航

网友反馈》目录

谈谈“情关”

———网友反馈|2018-04-07博客

曾几何时,觉得男女之间产生情愫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。不论年长年幼,甚至成立了家庭,面对随机而来的感情,无人能控制和摆脱。就像李宗盛歌里说的:“开始总是分分钟都妙不可言,都以为热情它永不会灭……总之那几年感性赢了理性那一面。”修行佛法后,才知道感情这回事,并没有那么玄妙和梦幻。

产生感情的原理师父讲的很清楚:因为有缘。白话佛法讲到:“在未出生时,与这张网连着的父母就开始还债,出生后连着的是兄弟姐妹、亲朋好友,上学后,又加上同学老师,然后就是朋友、夫妻、子女、工作同事等等,逐一地还债或讨债,这张网就是尘丝之网——尘网。我们人的灵魂就束缚在这个尘网的中央,受着尘缘的牵制,它左右着前进的方向,从而造成了一个人命运的高低起伏。我们每天都在这生命的时时刻刻制造着或接收着新的缘分,缘由心起,身口意是孽障的源头,动一个坏念头,干一件坏事,骂一次人,都产生了新的孽障,也就把身上的网编织得更密。”

没有修行的人,不知道缘分的运行机理,只能随着命运走,当感情好的时候,激情澎湃,幸福美满;感情不好的时候,也就是恶缘来的时候,痛苦万分,甚至做出出格的事情。其实,命里这些感情的到来,都是已经被安排好的。自我们出生之时,定业已经摆在那里,只是因为我们的无明,看不透而受此牵扯。

修行的人,自然从菩萨和师父这里懂得了很多道理。我们明白了因果定律,虽然我们有定业,但是可以通过我们制造新的善因得善果,从而改变恶果,这就是师父说的:“因果定律不单只是‘有因必有果’,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‘一份因果只能以另一份因果去改变’。当刚刚开始修的时候,为了改变自己的感情运,会马上投入到念经修行中。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:为了让自己的感情变得好起来。于是我们求完了和老公老婆关系好,接着求和孩子好;求完了孩子接着求在公司人缘好;求完了这些,和佛友又出现了状况,接着求和佛友化解冤结……当这些通过念经修行都一一捋顺还债后,我在想一个问题:菩萨为什么要清修?

在修行中,难免遇到了前世的缘分。明明知道彼此有缘分,可正好在不合时宜的时机遇见,明明心里很想见到某个人,可是硬是克制自己不要去想。克制到最后绷不住了,给他/她发消息有一搭无一搭的说句话,人家回话欣喜若狂,人家没回,恨自己不争气,怕护法神惩罚自己。有时候梦考还通不过,不只是感情上没有得到,而且还损功累德,好在都是同修,还懂得互相念经消业,最后靠着佛力化解了缘分,可是也是扒层皮的苦;如果彼此不为同修,看着对方执著的样子,而且不懂用佛法解决,实在是可怜。

既然感情这么让人心动,为什么菩萨要清修?既然有缘,为何不去续缘?

因为,菩萨看透了。

菩萨和人间有大缘分。菩萨是和每个“有佛性的人”,有大缘分。为何我们会陷在个人感情里?因为我们想的是“个人”。菩萨是无私的,高尚的,充满智慧的;而我们,是自私的,有欲望的,无明的。

有人说:我是正常人,我有正常的生理条件。是的,这对于每个人都是不可逃避的现实。人之所以和其他动物最大区别的一点,我们是有高级灵魂的生物,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思维控制行为,而不是用行为控制思维。这世间的人,外表都叫“人”,可内心,有的叫“菩萨”,有的叫“人”,有的可以说是其他的。

菩萨给了我们这么好的师父,师父告诉我们,人世间的感情,到最后,都是空的。任凭你风花雪月,激情万丈,到最后,都是昙花一现。当肉欲战胜了你的理智,或者你超越了该有的正常夫妻家庭生活,那么你就是违背了“人道”,不顺应天时自然,必然会遭殃。

正常的结婚生子,照顾家人,并非不可以,夫妻双修的比比皆是,为什么要破情关?用什么方法?什么是该有的度?

人生八苦:生苦、老苦、病苦、死苦、爱别离苦、怨憎会苦、求不得苦、五阴炽盛苦。这个“情”字就和多个苦沾边,可见在感情执著,有多苦!

末法时期,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修行实属不易。因为我们太无明,师父苦口婆心告诉我们:“多欲为苦”。欲望越多,这个人就会越苦。

想想这句话用在感情上一点也不错。即使你是正常恋爱、正常对孩子家庭好,当你过多的想念某个人,那么你就成天惦记着对方,有个词“相思成灾”,何况如果你是不正当的想念某个人,你除了揪心的思念,还要受着道德伦理的管制,如果你突破了底线,不仅给其他人带来了痛苦,也给你自己找了无限的麻烦。这个麻烦除了外在的,主要还是自我良心的谴责。人最大的惩罚,不是别人惩罚你,而是你自己惩罚自己。内心良知的谴责,会让你生不如死。再比如对待孩子父母,过分的思虑,也会让你苦不堪言。而菩萨是自在的,因为菩萨无我,也就不会被这些“小爱”而牵扯。

如果是修行人碰到了缘分,师父告诉我们:“人的缘分犹如无根的草,风一刮就倒了,拔掉了,就长完了,结束了。”“师父跟你们讲,天下本无事,庸人自扰之。这个世界上很多缘分来了,本来没有关系的,你完全可以化解掉就算了,但是你去追逐了,就把自己捆住了。”“有些人见到缘分想躲避,但是躲不了,自己来解缘那是最好的方法。就是说自己把这个缘分解掉,怎么样解呢?师父教你们,首先要躲避。明明跟他有机会见面的,不见;只要他经常出入的地方,不去;有可能碰到他的机会,全部避开,这是在现实生活当中的躲避。然后在精神上,要念《解结咒》、《心经》化解缘分。”“以苦为乐是实修的一种境界。实修就是实实在在地修心。怎样才能够把苦转换成乐呢?寡欲才可以清心,乐天知命无所求。一个人欲望少了心才可以得到清净,要懂得知足常乐就不会那么苦了”。

说的多好啊,欲望少了,知足了,自然就淡了。

菩萨以无限的慈悲,给我们时间,给我们机会让我们有一个修行的过程。很少有大根器当即得果的大修行人,对于我们这些根器的众生,菩萨无限可怜和关怀我们。在菩萨眼里,我们那么弱小。菩萨动不了我们的因果。师父着急,可师父也不能动因果,改变命运只能靠我们自己去证悟。当体悟到人生的情苦,我想,面对不合时宜的缘分,更多的不是想去得到,因为得到就面临着失去。就好像一朵花,开了必然会谢。不去拥有,也不会失去。我们虽然失去了得到的机会,可是我们拥有了自在。我们也该像菩萨一样,慈悲对方。面对我们喜欢的人,我们不去打扰,慈悲他们;面对喜欢我们的人,我们不去伤害,友好的问候一声,走开便好,不去拿不该得的,就不会承受违逆的苦果。

北京同修合十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论坛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