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72|回复: 0

【智慧妙语】213_知因懂果-共业因果 ☆专题畅听

[复制链接]

2万

主题

2万

帖子

8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80989
发表于 2024-3-11 05:28:5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妙言辞 于 2024-3-11 09:44 编辑

 妙语专题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返回目录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上一篇:  下一篇: 

一表通

故事•视文

故事•文音

【智慧妙语】213_知因懂果-共业因果

【知因懂果-共业因果】


[点击标题可直达]


●1295» 人类共业

●1296» 不退转菩萨救火

●1297» 琉璃王与释迦族因果


:标题点击仅适合手机版

☟【知因懂果-共业因果】


.


人类共业

——20100314 澳洲悉尼

那么大家知道地球啊,现在地壳发生变化的话呢,实际上它是个共业。什么叫共业?就是共同制造的这个业,这就叫共业,共业实际上这不是太好的业。也就是说大家都在做坏事。比方说大家做什么坏事呢,每天大家都在吃活的鸡啊,活的鸭,杀多少呀,几万个,还有多少人在吃海鲜?活的海鲜。你们知道鱼怎么杀的?拿出来的鱼,于是往地板上一扔啊,把他砸死的。我曾经跟大家讲个比喻,蝼蚁尚且偷生啊,也就是说连蚂蚁它都知道自己不要被人家打死,他很怕,何况这么大一条鲤鱼呢,当你把它拉出水面的时候,他就知道他有灾难要来了!他会怕。这个时候她很可怜,就像一个小孩子一样,你抓住它,你不知道的时候,孩子怎么把它打死了,最容易死掉的方法就往地板上一砸。所以人已经坏到什么程度了,自己嘴巴里头吃的,死的不够还要吃活。我曾经到日本去,看见他们那种醉虾,一盆醉虾上来,上面有盖子,盖着那个盖子,然后那个虾在里面跳。他们看到唉呀,一看都是活着,然后接下来呢就把他们当场把皮拨了,然后就蘸着那个调料就那么吃。所以人有时候如果不学好的时候,他的心是很残忍。


不退转菩萨救火

——20120823 马来西亚槟城见面会

告诉大家一个故事,有一位我们说的是,人间不退转的菩萨。大家知道在人家有菩萨,这些菩萨叫不退转,他才能成为菩萨,大家听得懂吗?叫不退转菩萨,这位菩萨呢,他在人间,他在人间的时候呢,他有一天呢,看见这个房子起火了,火势烧得很大,那么烧得很大时候呢,他就在心里呀,不是他的房子,看见对面的房子,他发愿:“菩萨呀,观世音菩萨,让火熄灭吧,我发大愿,用我的功德让火熄灭,不要烧到那些无辜的众生。”那么当他的愿发好之后呢,火呢没有熄灭,没有很快地熄灭。那么,但是火呢,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它的火呢,本来这一家烧完之后呢,应该下一家,它会跳过这一家烧到下面一家,有的时候这个火一直在蔓延,烧两家再停一家,再这么烧过去,就是发生了很奇妙的变化。所以,那么这个时候,跳到最后的时候呢,火就熄灭了,火熄灭了。那么后来呢,这位人间的菩萨呢,他的功德很大,他说:“我加持了众生,众生为什么不能得到加持。”实际上,后来观世音菩萨就跟他讲,就是托梦告诉他:“你知道众生所造的业不同,所以他们受的果报也不一样,虽然你加持了他们,但是每一家的因果不一样,这一家作恶多端,它就会烧毁,这一家持斋念佛,做善事积累功德,这一家火就会跳过去。”从这个故事大家就会明白,无量劫的时间在【恶意】

中,让我们受到受苦的果报,因为我们过去身中有无量劫,我们做错太多太多的事情,大家听得懂吗?所以这些果报带到今生今世,所以你自己求菩萨的时候,不要说是菩萨没有救你,是你的业障太深,所以我们必须要消除孽障。我们再人间受到业报,那是自然的,因为我们的业很重,如果我们能够跳过自己的业障,能够重新做人,所以中国有句话叫: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。但是这句话的原义,并不是说,你放下了屠刀,你就能成佛了。是这个意思——是因为你放下了屠刀,你就有成佛的机会!


琉璃王与释迦族因果

——20110508 澳大利亚悉尼

当年释迦牟尼佛,他到了天上做佛祖之后,他的在印度的家族里面有一个叫琉璃王,这个琉璃王他也是一个很粗鲁的王,他呢跟释迦族要打仗,要吃掉他们。释迦族很可怜,好像要被灭掉一样。天上有个释迦牟尼佛的一个弟子,叫目犍连,目犍连这个菩萨很心疼释迦族的人会被灭亡,他自己下到人间来,把释迦族的那些头儿,那些很好的家族的头儿,拿着一个钵,像西游记里的,可以放大放小的,把这些人全部弄进去,带到天上去。结果带到天上去,拿开来一看里面全部都是血水,灵魂都没了。这些事情就是我们释迦牟尼佛我们的佛祖都不能动因果,也就是说我们今天这个地球如果有大灾难,甚至是末法时期,甚至有末日,我告诉你,就是人自己搞出来的,你不要怪谁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论坛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