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86|回复: 0

【智慧妙语】108_了悟空性-明心见性 ☆专题畅听

[复制链接]

2万

主题

2万

帖子

8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80989
发表于 2024-3-11 05:34:3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妙言辞 于 2024-3-11 09:50 编辑

 妙语专题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返回目录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上一篇:  下一篇: 

一表通

故事•视文

故事•文音

【智慧妙语】108_了悟空性-明心见性

【了悟空性-明心见性】


[点击标题可直达]


●0647» 五祖弘忍的佛性

●0648» 六祖慧能的故事

●0649» 赵州从稔禅师的答所非问

●0650» 解脱之门

●0651» 镜子的心态

●0652» 凯撒大帝的遗言

●0653» 陈子仲做宰相


:标题点击仅适合手机版

☟【了悟空性-明心见性】


.


五祖弘忍的佛性

——20190907 法国巴黎

四祖叫道信,当时他在寺院中传法的时候,引来了无数佛友来听,很多都是听到有个四祖弘扬禅法,他们就来了,听完了就走了。寺院中的侍者往往也只是听,但是不能有所开悟。这样过了很多年,四祖想找一个传扬禅法的入室弟子都找不到,竟不可得,于是四祖就离开寺院,一边云游天下,一边寻得有慧根之人,传自己的法嗣。

这一天,他来到了黄梅县,正在赶路的时候看见一个贫家小儿在路旁坐着。这小孩尽管贫穷却脸无忧色,骨相奇秀,异常动人。四祖就问这个小孩:“你姓什么啊,小朋友?”小孩居然口齿伶俐回答说:“我的姓还是有的,但不是寻常的姓氏。”“哦,不是寻常的?”四祖接着问道,“那么你到底姓什么呢?”“姓佛性。”“这小孩子居然说姓佛性?”四祖想,“小小的年龄,他居然懂得佛性?”就决定考一考他。“这么一说,你是没有姓了?”没想到童子对答无误:“性空才无性。”哇,这么小的小孩子……四祖因而大喜,就跟着童子到他的家中,求他的母亲让这个小孩子出家。这个童子就是后来的五祖,叫弘忍大师。

其实,“禅”并不是讲究外在的名号。很多人说“我懂禅,我知道禅法”,我告诉你,说懂禅法的人不一定真的懂,真正懂禅法的人,那是禅在心中,似有似无。所以不在乎外表刻意的安排,这个童子说“无姓”不是没有“姓”,而是他心中没有对“姓”的执著。所谓的空性、佛性就是这个意思。你说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佛性,对不对?每个人也懂得佛性到后来变成空性,佛性和空性到底最后有没有“性”呢?因为我们没有对空性和佛性的执著,所以我们可以称为“无性”。但是一旦你执著了,你就拥有了人间的佛性,失去了空性,所以我们对人间所有的事情都不能执著,要想开、要放下,因为时间能洗去我们心中的忧伤。


六祖慧能的故事

——20170929 法国巴黎

惠能法师千里迢迢赶到湖北的黄梅山,拜五祖弘忍为师学禅。五祖见了他之后说:“你是南方之人,也能成佛吗?”惠能回答说:“佛性也分南北吗?”五祖无言以对,就把他留下来了,在后院做碾米、打水的杂活。过去了很久,也不见五祖重视他,但他心中一点怨言也没有,他想,佛性恐怕也不分打坐和挑水吧。很多年之后,五祖年龄大了,就有心要选一个传法之人。于是,在一天下午,他召集所有的弟子,对他们说:“弟子们,你们都将自己多年证悟的结果写成偈子,我要看谁真正地悟道了,我要将衣钵传给这个悟道的人。”五祖的大弟子神秀被认为是最有希望成为衣钵传承之人。于是,很多人就注视着他,真的都想去看他写的偈子,有的人甚至根本没想去作什么偈子,就是等着看神秀写的偈子。不几天,神秀的偈子果然传遍了整个寺院,他在墙上非常醒目地写着:“身如菩提树,心是明镜台。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。”这样的偈子引来了一片叫好之声,本来有的人写好了自己的证悟,也不好意思拿出来。一个学佛的人,“身如菩提树”,就是自己像一个菩萨一样;“心是明镜台”,心如明镜,看什么都明白,就是证悟之心,完全都明白;“时时勤拂拭”,就是经常把自己的心擦擦亮,擦擦干净;“勿使惹尘埃”,因为我们在五欲六尘这个人间,经常会沾染着很多不好的污染的习气,所以经常要擦一擦自己的尘埃。大家都说:“哎呀,太好了,太好了!”很快就传到了惠能的耳朵当中,惠能听了之后就告诉身边的僧人说:“这首偈子还行,但并没有真正悟道。”就讲了这么一句话,说他没有真正悟道,就传得很快,传到五祖的耳朵里了。既然说没有悟道,大家就要求他:“惠能啊,你能不能说出你自己的偈语呢?”惠能就说了: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;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”“身如菩提树,心是明镜台”,说的是一个人身体已经像菩萨一样,心如明镜一样地明白人世间所有的道理。但是惠能讲,“菩提本无树”,你既然是菩萨的身体,你怎么还有一棵树呢?它没有这个物的。“明镜亦非台”,心如明镜的人哪有什么台——古时候镜子下面有个化妆台,没有这个“台”的。“本来无一物”,明心见性的人心中已经无我,什么都没有了,你哪来的物体?心中没有任何的我,自己完全修的是空性的,那你用什么方法能够惹到尘埃?所以“何处惹尘埃”。那境界更高。这个时候,大家看到这个偈子,马上就把这个偈子写在墙上,把神秀的那首擦掉了。

禅文化,禅是一种超脱的学问,以一种大空明的心境体会着世界的本真形态。就是告诉大家,这个世界外境再怎么转,我的心不转。举个简单例子,很多西方人很喜欢meditation,他们喜欢打坐,他们就希望在这个繁忙繁杂的世界当中,让自己烦恼的心思不要留在心中,他希望自己沉淀,就像一杯热水,刚刚倒好的时候是很浑的,放几秒钟之后,杂质就沉下来了,水是不是干净了?当你meditation的时候,就是让自己沉淀。所以为什么要打坐?因为安静的人、沉淀的人对周围发生的事情都不会在乎的。比方说一个男士,他不喜欢衣服,他路过一片服装店,眼睛看都不会去看的。如果自己的太太在边上,她会看每一间服装店的衣服,因为她心中在乎这些衣服。菩萨就是教我们不要在乎人间的欲望和你的需求,你就会很快地渡过那些欲望的桥梁,不会掉到这污浊的水中。所以不去惹尘埃,就要让自己本性空性。


赵州从稔禅师的答所非问

——20170929 法国巴黎

有一位僧人问赵州从稔禅师:“听说你亲自见到了南泉普愿禅师。”赵州从稔禅师答道:“镇州出大萝卜头。”那僧人问赵州禅师是否见到了南泉禅师,自然想得到两位佛门前辈会面之后有没有什么真法,不料赵州禅师竟然“王顾左右而言他”,他说起了镇州的特产萝卜头。佛家讲人我执,法我执,前者是执著于物质利益和人体的感官,后者是执著于真谛和佛道。这个僧人作为一个出家人,多少能破除人我执著,可惜他仍然要执著于探究一些所谓的真法,非要去关心一下赵州和南泉两位偶像级禅师的会面。面对这个“追星族”,赵州禅师驴唇不对马嘴的回答其实是对他的当头棒喝:你问这些东西,我就是告诉你没有看见,我也不想回答你,你问这些有什么用呢,你执著于这个佛法的一些深奥的探索——他们讲些什么,你还不如去关心一下大萝卜头。

中国有一个文学家钱钟书,很多人看了他的著作、看了他的小说,都非常敬佩他,大家都想去拜访他。结果钱钟书拒绝拜访者的一句话是什么?他说:假如你吃了个鸡蛋,觉得很不错,你何必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?

这个意思就是告诉我们,我们只要得到了就可以了,没有必要去寻根。就像很多在人间的中草药,你知道了这些中草药能够治你什么病就可以了,没有必要去分析它所有的成分。所以好好地养心,启发自己内心真诚的本性,才是你真正良知良能的所现。


解脱之门

——20170218 新加坡

当年四祖道信请教三祖僧璨:“师父,什么是佛心?”三祖僧璨说:“你现在是什么心?”四祖说:“我现在没什么心。”三祖说:“连你都没什么心,佛又怎么会有心呢?”四祖道信说:“但愿师父教给我一条解脱之门。”三祖说:“谁绑住了你啊?”四祖说:“没有人绑住我。”僧璨说:“既然没有人绑住你,你为何还要去求解脱呢?”(掌声)

我们的人生谁绑住我们了?我们的人生就是自己绑住了自己,因为我们走不出来,当很多人的感情失控不想活的时候,别人怎么劝他,他都说:“我不行,我不能放弃,我一定要死,因为我走不出来,我战胜不了自己的苦恼。”要开悟就是要解脱,想解脱的人就是要想通什么叫放下,放下就是想明白。(掌声)

悟为心生,悟性之门要常开,我们人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。在这个世界上,没有人会给你烦恼,只有你才会让自己不停地烦恼,改变自己,克服欲望,放下执著,你才没有明天的后悔。


镜子的心态

——20150124 马来西亚•槟城

有一个弟子在擦镜子,师父对弟子说:“弟子,你知道吗?镜子就是你的老师,不管什么物体,镜子都能照出来。你的心就像一面镜子,照到好的,你的心就是好心;照到社会上不好的,你的心就是恶心,对不对?”弟子说:“对。”师父说:“如果把镜子移开,镜子中还有任何景象吗?”弟子说:“没有了,师父。”学镜子的心态,我们学佛要“事来则应,事过皆忘”,人间万事万物皆属无常,看过、听过、做过的一切不顺心或开心事情,全部都要忘记,不要藏在心头,会伤害你自己,使你的心永远不能平静,如《金刚经》所说:过去心不可得,现在心不可得,未来心不可得。


凯撒大帝的遗言

——20150822 马来西亚·柔佛州

有一个凯撒大帝,他征服了欧洲和亚洲还有非洲,他当时的权利之大,当年这么伟大的一个人物,最后要死的时候,他就跟他的下属讲:“我要是死了,你们就把我两个手放在棺材外面。”结果他的侍从就说:“大帝你为什么要这么做?”他说:“我要让全世界自以为自己能够征服大地、和我一样觉得自己很有名的人看一看,我凯撒大帝走到时候也是两手空空啊!”


陈子仲做宰相

——20171202 新西兰奥克兰

当年的楚王准备聘陈子仲为宰相,子仲很开心,就对妻子说:“夫人,鄙人今天开始当上宰相了,明天出门的时候,车马都会来接我,连绵不断;吃饭的时候,美味佳肴,那就更不得了了。”妻子非常贤惠,很懂道理,妻子说:“车马成群使你感到舒服的,只不过是你所立足的那一点地方;满桌佳肴使你感到高兴的,只不过是一盆菜。”子仲听了妻子的话,觉得非常羞愧。他辞去了相位,到自己的农场过种菜为生的田园生活,过了平安的一生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论坛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