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74|回复: 0

【智慧妙语】155_无相离相-无人我相 ☆专题畅听

[复制链接]

2万

主题

2万

帖子

8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80989
发表于 2024-3-11 05:31:5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妙言辞 于 2024-3-11 09:47 编辑

 妙语专题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返回目录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上一篇:  下一篇: 

一表通

故事•视文

故事•文音

【智慧妙语】155_无相离相-无人我相

【无相离相-无人我相】


[点击标题可直达]


●0902» 观世音菩萨烦不烦

●0903» 禅师的对话

●0904» 方丈度母

●0905» 日期提早了

●0906» 丘吉尔的演讲

●0907» 西安事变的主角

●0908» 吕蒙正的“耳背”

●0909» 爷爷消气的秘诀


:标题点击仅适合手机版

☟【无相离相-无人我相】


.


观世音菩萨烦不烦

——20130726 “观世音菩萨成道日”开示

我曾经听人家说过一个小故事,那是人间的故事。说妈妈天天在叫,“南无观世音菩萨,南无观世音菩萨”。一个小孩子就跑到,“妈妈,妈妈,妈妈,妈妈”不停地叫。叫的时候,妈妈就说你烦了,叫我这么多干嘛?妈妈,我叫你这么多烦。你叫观世音菩萨,观世音菩萨烦不烦?他是用人间的想法来看菩萨,菩萨不会烦的,从不厌倦你们。你们虽然这么坏,菩萨不会把你们当成坏孩子,听得懂吗?所以这就是观世音菩萨的慈悲。因为佛陀接下去又讲了,常生人道天道,享受安乐。就是说你只要经常叫观世音菩萨名字,常生人道天道,享受安乐,等到因缘成熟的时候,就是等到你因缘成熟了。会遇佛授记。实际上就是涅槃,就是给他一个用现在的话讲,就是给他一个大加持。就是帮他成佛,明白吗?实际上就这个道理,他日必将成佛。


禅师的对话

——20160511 比利时布鲁塞尔

慧寂禅师9岁出家,父母让他还俗,他自断两根手指,表示一心向佛的决心。他后来是一个德高望重的高僧。光涌禅师拜见慧寂禅师时,慧寂禅师问他:“你来做什么?”光涌禅师说:“来拜见禅师。”慧寂禅师问:“你见到禅师了吗?”光涌禅师说:“见到了!”慧寂禅师又说:“禅师的样子像不像骡子或马?”光涌禅师说:“我看禅师也不像佛。”禅师说:“既不像佛,那像什么?”光涌说:“如有所相,与螺马有何分别?”慧寂禅师大为惊叹:“我用这句话考验别人有20年了,没有人能大彻大悟,而你今天回答的凡圣两忘,情尽体露,你是一个很优秀的法师。”《金刚经》说: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。就是告诉大家,我们人活在这个世界上,说有他无,说无他有。今天拥有的房子在几年几十年之后,可能卖了,也可能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,人还没有完全冷,房子的名字已经变成别人的了,所有看见的一切,好像有又好像没有,就像今天我们几千人坐在这里,我们好像在这里,但是几个小时之后空无一人。人生就是一辆列车,没有一个人会陪你从头坐到底,很多人上上下下,要懂得感恩,不管谁陪你渡过这一段人生旅程,都要心包太虚,要存有感恩之情。禅师人不像骡马不像佛,那究竟像什么?就像人,像自己,唯有好好学佛养心才能见到自己的自性本性。


方丈度母

——20181230 马来西亚•吉隆坡

有一个和尚很有名,开悟之后出家,经过一段时间成了大寺院的方丈。当年洪水,母子失散,他的母亲一直在外面讨饭。有一次,他的母亲听说某某和尚像她儿子,一打听,这个和尚的小名还真是她的孩子,非常高兴:“我的孩子现在有本事了,他不差我一口饭,我要求不高,我要让我孩子给我吃一口饭,不用在外面要饭就行了。”

所以她就走到了大寺院的门口,说:“我要见你们寺院的方丈,我是他的母亲。”方丈一听,马上出来,一看到母亲,抱头痛哭,然后把她接了进去。

母亲说:“孩子啊,你现在过得好了,但是母亲天天都在街头要饭。现在我老了,我要不动了,你也长大有本事了,你看你管着寺院这么多人,我要求不高,你就安排一个小房间给我吃一口饭,让我度过晚年,行吧?”

大和尚说:“不行。”

他母亲苦苦哀求:“和尚不是讲慈悲吗?”

大和尚说:“因为你不学佛,你不念佛,所以你一定不能待在这里。”

他母亲说:“那你到底怎么样才能让我留在这里?”

和尚说:“我有个条件,妈妈,你要能接受我这个条件,我就留下你。”

他母亲说:“什么条件你说吧,我现在老了,走也走不动了,天气又冷,我会冻死、饿死在外面的。”

和尚说:“那是你自己的事情。”

他母亲想了想,儿子这么坚决,没办法,说:“好,孩子,那就讲讲条件吧。”

和尚说:“到我这里的所有的米和面都是常住的,都是接受供养的,你不能白吃饭。妈妈,你每天念一句‘阿弥陀佛’,拿一粒大米粒。你能够念多少出来,你就能吃多少。如果你今天念不出来,你就不能吃。”他还派了一个小和尚在那里看着自己的母亲。

这消息传开了,很多人说:“这个方丈心太狠了,要自己的母亲念一遍经,给她一粒米粒,一点慈悲心都没有。他对自己的母亲都这样,咱们不跟他学了,走吧。”于是很多人就走了。

但是方丈依然如旧,这样对他的母亲。

小和尚在边上看着这位老太太,念一句“阿弥陀佛”,就拿一粒小的米粒,也很辛苦。小和尚就说:“老太太,和尚让我看着,他也不知道你念多少,我偷着给你抓两把米,你休息休息吧。”

小和尚就偷偷地抓了两把,他哪里知道这位方丈是开天眼的。过一会儿,方丈把小和尚找来,跟他说:“你今天害了我的母亲,给她抓了两把米,你没让她念佛。今天她不准吃饭,你被开除,赶出庙门。”小和尚还挨了三香板。这下把他母亲吓得……没捞着饭吃不说,还把小和尚赶出了去,名声更臭了。这个寺院的香火越来越零落。

一晃三年过去了,有一天老太太开口了:“叫你们的方丈过来,我有话跟他说。”在旁边看着的小和尚一听,赶紧去找方丈。方丈去了之后,他的母亲盘腿在那里坐着,说:“方丈,感恩你的慈悲,三年过去了,你终于度了我,阿弥陀佛已经来接我了,我该走了。”然后眼睛一闭,往生了。

方丈冲着妈妈涅槃的身体说:“妈,我三年的苦心终于没有白费。”这和尚就是这样把自己亲爱的母亲给度了。当时很多人都来找方丈忏悔:“方丈,我们全部冤枉你了,哪知道你这么慈悲,你用你的慈悲度了你的母亲啊!超度了你的母亲,让你母亲在极乐世界永远快乐。但是我们凡人看到的都是眼前,给她点钱,给她点吃的,让她过得好一点,可将来可能就完了,生生世世的六道轮回得不到解脱啊。”

佛说欲望无边,凡事有度,一切适可而止。如果你感觉心中还有恨、有嫉妒、有烦恼,说明你心中还有病,因为这些嫉妒和烦恼会让你变得更加痛苦。在我们修行人的心中,不管遇到多么大的烦恼,永远不要消沉,要放弃欲望和埋怨,但不要放弃希望,因为埋怨会让人失去智慧。记住了,成功总是留给那些有积极心态和头脑清醒的人。


日期提早了

——20160514 西班牙马德里

当一个人自己成功的时候,人的毛病是忘乎所以;当一个人失败的时候,人的毛病又是迁怒于人。所以学佛的人要寻求心理的平衡,知错能改就是忏悔。有一年愚人节,纽约的一家报纸为了愚弄众人,报道了一则马克吐温去世的消息,于是悼念的人纷纷走向马克吐温的家里。当人们看到马克吐温走出家门接待他们的时候,他们既惊讶,又生气,纷纷地谴责那家报纸对马克吐温的不恭敬行为。马克吐温却没有发火,而是非常幽默地说:“报纸报道我死了,那是千真万确的,它没有错,只是日期提早了一点。”

自己做得对,别人说你不对,你也要忏悔,这就叫修行。自己做得对了,什么事情要忍耐,别人嫉妒你、骂你,你也要请别人原谅,因为这也是我们过去生中结下的恶缘。经常忏悔自己,你已经是在修行当中。师父经常跟别人讲,我们违背因果,那就是在害自己,我们要净化心灵。在人间,容易走的路都是下坡路,在人间想成功的路都是要很艰难地往上走的,所以努力学佛向上,看破人间,生不带来、死不带去,人最珍贵的道德、品格,不是由你的财富来决定的,而是由你一颗慈悲的心所铸造的。


丘吉尔的演讲

——20170415 马来西亚·槟城

当年英国首相丘吉尔,有一次受到英国BBC电台的邀请,要去做一个直播演讲。可就在前往BBC的路上,丘吉尔的车突然熄火了,一时无法启动,丘吉尔决定打出租车过去。很快地,一辆出租车来到了丘吉尔的面前:“请问先生,你要到哪里去?”司机探出头来问。丘吉尔说:“BBC。”“恕我不能送你过去。”这个司机说。丘吉尔说:“为什么你不能送我过去呢?”“因为那个地方离我家太远了,等我把您送到,我再回家的时候,我会错过听丘吉尔演讲的直播节目。你知道吗?他可是我的偶像,我是决不会错过的。”

因为当时是冬天,丘吉尔戴着很厚的帽子和围脖,司机没有认出他。丘吉尔非常感动,没有想到在出租车上还碰到这么一个很欣赏他的人,他掏出5英镑塞在了司机手中,以表示感激之情。大家知道,当年的5英镑是一笔不小的数目,几乎是一位出租车司机好几天的收入。让丘吉尔没有想到的是,司机接过钱,突然大声地对他说:“你快上车吧,我保证准时把你送到BBC。”这下丘吉尔搞糊涂了:“那样你就不能听丘吉尔的演讲了。”这位司机说:“去他的丘吉尔吧,现在你比他的演讲重要多了,听演讲又不能帮我养家糊口。”司机边说边把门打开,让丘吉尔上了车。

这件事情让丘吉尔受到很大的震动和启发,他常常在各种场合说这个故事和经历。这个故事对我们的启发是,学佛人要懂得不能自以为是,没有几个人会真正地把你看得很高,我们唯有真正地把自己看得低一点,才能做到宠辱不惊,专心于自己的学佛,你才会有所进步。


西安事变的主角

——20130608香港智慧妙语(2)

说有一个小孩子考试的时候有一个问题问他,现在的年轻人问他,西安事变的主角是谁?谁都知道那是张学良,你知道小孩子写什么,“张学友”!想一想就知道了,当年的少帅非常英姿飒爽,非常的富有能量,当时大家都觉得又年轻又漂亮,哇,少帅,现在呢,到哪里去了?还不如张学友有名呢,所以过去的就是过去,过去的不可得啊,未来的也还没有,你天天去想着,你也得不到,因为它还没有到;你今天拥有的,明天就没有了;你拥有的又失去了,你得不到的;所以菩萨在《金刚经》当中早就说过了:“过去不可得,未来不可得,现在不可得”。


吕蒙正的“耳背”

——20170930 法国巴黎

在北宋有个非常有名的丞相叫吕蒙正,他从小父母双亡,被迫沦为乞丐,处境非常悲惨。后人常用“穷过吕蒙正”来比喻一个人穷困潦倒。吕蒙正在困境当中照样发奋读书,后来做了北宋的朝廷大臣。吕蒙正在京城开封刚做副宰相的时候,有个家里有点钱的官员在背后说他:“这小子,乞丐出身,竟然也能在朝廷任职,真是笑话。”吕蒙正听了这句话,假装没有听到。当时,吕蒙正的一个下属听了非常气愤,对吕蒙正说:“一定要追查此人,问他为什么要在背后这么说我们副丞相的坏话。”然后就要去查实这个官员的官位和姓名。吕蒙正把他制止了,他笑了笑,说:“若是追查此人,知道了他的姓名,可能终生都不会忘记他了,恐怕在彼此的心中,一生会多一个怨恨,倒不如不知道来得干净。再说,他就是说说,对我又没有什么损害,还是不追查为好。”听了吕蒙正的这番话,下属都佩服他的胸怀和大度。

俗话说“恩情易忘,怨恨难消”。别人对你好,你很容易忘记;但是别人伤害过你,你很难忘记。我们学佛人要把它反过来:恩情难忘,怨恨易消。


爷爷消气的秘诀

——20150620 香港

古时候,有一个人只要生气就跑回家,绕着自己的房子和一小块地跑三圈。后来他房子越来越大,地越来越多,每当他生气,他还是绕着房子和土地跑,老了依然这样。他的孙子问:“爷爷,你为什么一生气就绕房子、土地跑啊?”老人说:“年轻时我一和人吵架争论,我就绕房子土地跑三圈,我在想,自己房子这么小,又没有很多土地,哪有时间和精力与别人生气?一想,气就消了,我就有更多时间去努力工作和学习。”孙子又问:“爷爷,成了富人后,你为何还要绕房子、土地跑呢?”爷爷说:“我现在富有了,边跑会想,房子这么大,土地这么多,更没必要与人计较。一想到这里,气也消了。”这就是自我调节心态。人要学会自我解脱,虽然事情是固定的,但人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。只有当自己的心想解脱和能够解脱于某件事之外,你才能解脱现实的事情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论坛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