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智慧妙语】197_修行综合-佛法真谛
从前有一个农民,他有一座非常漂亮的橄榄园,他非常勤劳,果园在他的照顾下郁郁葱葱。但他知道,自己生的三个儿子都非常瞧不起他的老爸,因为他们觉得父亲只是个农民,一辈子干农活,所以,三个儿子一心想通过冒险发家致富。这位农民上了岁数,当他感到自己的死期要到来的时候,他将三个儿子叫到身边说:“儿子们啊,我告诉你们,在橄榄园里,我藏了一罐金子,你们想要就去挖吧。”儿子们刚想让父亲告诉他们这一罐金子到底放在了什么地方的时候,他一句话都没说,就离开了人间。
这位农民死后,三个儿子就开始挖地,想找到那罐金子,但是他们不知道金子藏在地下的哪块地方。他们三个人一致同意,开始排成一行,一起从果园的这一头挖到那一头,如果其中有一个人挖到金子,大家平分。他们挖呀、挖呀,从果园这里挖到那里,没有找到,又挖回来,果树周围全部挖遍了,都没有找到那罐金子。看来,一定是有人已经把那一罐金子拿走了,否则他们的父亲怎么会说金子在地下呢?要么就是父亲异想天开,三个儿子感到非常的失望。到了第二年橄榄收获的季节,果园里的橄榄树因为经过了挖掘,长出的果实比以往都要多。卖完果子之后,三个儿子赚了整整的一罐金子。他们从果园里得到了这么多的钱之后,突然明白了自己父亲所说的“果园里藏有金子,想要你们就去挖”这句话的含义。(掌声)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我们人的心中全部都有慈悲心和佛性,我们要想好好地把自己心中的金子挖出来,就要好好地去珍惜它。大道至简,淳朴自然,在中国的道教哲学中,讲的是一种概念。有时候讲究的一种大道理虽然只有几个字,但是它会让你明心见性,就如我们讲的“众善奉行、诸恶莫作”。想一想,你们每一天有的坏念头,就是恶;每一天有多少时间想着去帮助别人,那就是善。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,但是做起来就不容易了。有一句话叫“真传一句话,假传万卷书”,所以,从简单的道理可以悟出深奥的佛理,那就叫“大道至简”。(掌声)
当年有人问佛陀:“通过养心,你究竟得到了什么?”佛陀说:“我什么都没有得到。”这人说:“那你还养心做什么?”佛陀微笑着说:“不过我可以告诉你我失去的东西,我失去愤怒、忧虑、悲观、沮丧、焦虑不安,我失去自私自利的贪瞋痴三毒,失去了凡夫俗子的一切无知和习气业障,我也失去了对老去和死亡的恐惧。”佛陀说知足常乐,但是人常讨论的是“多少年以后我要怎样,我事业要怎样,我以后财政要怎样、赚钱要怎样……”人类是健忘的,忘记了自己的寿命是有限的是无常的,钱是无限的,赚再多也用得完也用不完,欲望是永远得不到满足的,我们以有限的生命追求那些无限的钱财,希望以此来满足自己无休止的欲望,结果被钱财的欲望一辈子活活累死。
天际大师的心病药方
——20150912 法国·巴黎
唐朝有个僧人天际大师,曾经开出一个治疗人们心病想不通的药方:好肚肠一根,慈悲心一片,温柔半两,道理三分,信心要紧,孝顺十分,老实一个,阴阳善用,方便别人,不拘多少。药方炮制的方法:宽心锅内炒,不要炒的焦,不要急躁,去火埋三分,使用药方不能损人利己,不能肠中有毒、笑里藏刀,平地将有风波起。这味中药写在云南的一个寺庙中,医好了无数人的病。
在佛门古刹少林寺,曾经居住着众多的佛教大师,禅宗的前辈就是其中的佼佼者,如达摩祖师、二祖慧可、五祖弘忍。有一天,二祖慧可正好在庄严的宝殿上打坐静修。他听着山上传来的鸟鸣声和风声,默念着经文,体悟真谛。他听到一个脚步声,接着进来一位居士,约40岁,非常斯文有礼。这个居士进来之后也不道姓名,只说慕名而来求教。
他问慧可大师:“大师,大概是因为我前世罪孽深重,才使弟子染宿疾,弟子特来请和尚为我忏悔。”慧可愣了一下,然后非常冷静地说:“哦,是这样,你要我替你来忏悔罪孽。好啊,你把罪给我找过来,我帮你忏悔。”居士也是一愣,说:“我已经找了很久了,但我还是没有弄明白,我罪在何处?所以找大师您啊。”慧可没有回答,安详地闭上了眼睛,嘴角微微地流露着笑意,他坐在高大的佛像宝殿前的时候,世界好像在这个情景当中若隐若现。在居士看来,慧可的面孔好像在告诉他心中的空明,居士突然开悟了,明白了一些偈语,他想:“善恶都随著存在的。”也就是善和恶都是存在的,你说你这个人可能不可能没有恶?一定有的。你是善人,你也有恶,你就是一个罪人,你也有善。
所以“善恶都随著存在,不起生灭”,也就是说生生灭灭、灭灭生生,有善的念头来了一定会灭掉,有恶的念头来了也会灭掉。他突然大喊:“哎呀,觅罪了不可得啊!”感觉像松了绑一样。觅罪,也就是说,我们人不要自己去找罪受。没想到慧可睁开眼,微笑着说:“好了,我已经替你忏悔罪了,你只要皈依佛法僧三宝就可以了。”居士又请教慧可佛法,慧可告诉他:“你的心就是佛,你的心就是法,佛法不二无别。”这位居士明悟了,说:“今日才知:罪性不在内,也不在外,也不在中间。”
这个意思就是告诉大家要懂得,我们的心如果动一个善念就是佛,动一个恶念就是魔,所以完全在于你的心。如果你的心中有佛,你的心中就会有法。佛、法合在一起就是你心中的悟性。一个心中有佛的人,他会有正法出现;如果一个人心中有魔,就有魔法出现。罪性不管什么罪,不在外,也不在内,也不在中间,在哪里?在你的思维当中,在你的起心动念之中啊!慧可看出他很有慧根,就为他剃度,取名“僧璨”。这位就是中国佛教禅宗的三祖僧璨大师。
文学家的本真
——20150822 马来西亚·柔佛州
在美国有一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,他是个俄罗斯艺人,他没有读过大学,但是他得到了诺贝尔文学奖。有一次记者在采访他的时候,就问他:“请问你读过什么大学,你能拿到这么好的奖。”他说:“我没有读过大学,我只是读过初中和高中。”很多人很奇怪,哪个学校对你的印象最深呢?这个诺贝尔文学奖的人就说了:“我最深的是我的幼儿园和我的托儿所。”因为在那里学到了现在学不到的东西,我从小学到了拾到东西要还给别人,有好事情要跟别人分一半,破坏公物要还,有什么事情要对别人先好,然后才想到自己。而我们人恰恰是现在小的时候都懂得这些仁、文、礼、智、信,而我们长大了却忘记了这些东西,就知道自己很自私的活在这个世界上,所以要返根回源,就是要返本回源,要找到你最初的初始心,学佛人要有目标,要守戒,不该我做的坚决不做,这个事情不该我拿的,我坚决不拿,你才能功德圆满。
很多人总以为自己很能干。
有一个企业家,他问学员:“在金矿里,你们看见最多的是什么?”学员们都说:“金子。”“不对,是矿渣。天下的金子,不是挖出来就是金子的,而是淘尽千千万万的金渣成为金子的。同样天下的人才也是淘尽无数的缺点、瑕疵、毛病和失败、坎坷、挫折,才成为人才的。”
有一位企业家讲课,企业家问:“金子最大的价值在哪里?”企业家说:“金子最大的价值在于‘用’,如果一块金子不用出去,不交换出去,那它就是一块金属,一块普通的金属,失去了其作为金子的价值。”
一个人哪怕是一块发光的金子,如果不被人使用,没有去发挥自身的作用,那么再珍贵的人才,也只会是一个普通人,失去他的人才价值。所以,金子和人才不是用来搁置和观赏的,而是用来使用的。
所以师父告诉大家,不要怕自己的才华被埋没,因为埋没的金子永远是金子,终有一天重见天日。当别人埋没你的时候,请你做一颗种子,把埋没在你身上的泥土当作自己成长的土壤,不断地吸收养料,积蓄能力,让自己的梦想生根,让自己的希望发芽,让自己成长为一棵树——“一棵参天的大树。”
有一位著名的禅师即将不久于人世,他的弟子坐在他的周围,等待着禅师告诉他们人生和宇宙的奥秘,禅师一直默默不语,闭着眼睛,突然他问他的弟子们:“弟子们,怎么样才能去除野草和杂草?”弟子们没想到禅师会问这么简单的问题,一个弟子说:“用铲子可以把杂草全部铲掉。”另一个弟子说:“放一把火把野草和杂草全部烧光。”还有一个弟子说:“把石灰撒在草上就能去除杂草。”第四个弟子说:“师父,他们这几个方法都不行,那样是不能除根的,斩草就要除根,要把那些根挖出来。”弟子们说完之后,禅师说了:“你们讲得都很好,从明天开始,我们把这块地分成五块,师父拿一块,你们四个人各自按照你们的方法去除杂草,明年这个时候你们到这里来,我们再相聚。”
第二年的这个时候,弟子们提早了几天来到这块田地,他们用尽各种方法铲除杂草,实际上根本做不到,最后他们想看看禅师用什么方法来去除杂草的,他们看到,禅师原来杂草丛生的那块地已经不见了野草和杂草,取而代之的是金灿灿的庄稼,弟子们一看就明白了,并且领悟到,只有在杂草田里种上庄稼,才是去除杂草的最好方法。弟子们在庄稼地里坐下,可是禅师已经仙逝了,这是禅师为他们上的最后一堂课。要想去除旷野里的杂草,用禅师的方法是种上庄稼,我们学佛人要去除心中的杂念和杂草,唯一的方法就是要种上人间的美德啊。
有一位教授,带着学生们到实验室,教授为了教育他们拥有敏感的观察力,指着一个装咸液的烧杯对同学们说:“同学们,要想做一个好的化学家,既要勇敢,又要有好的观察力。你们学我的样子试一下。”教授把手指伸进咸液,然后取出来,放到口中尝一尝。同学们见教授带了头,都争先恐后尝试。结果有的皱着眉头,有的直接苦的吐了出来,各种样子都有。教授笑着说:“你们是勇敢有余,观察不足。你们怎么没注意,我伸进烧杯的是食指,放入口中的是中指啊?”
我们人对人间的事物和问题的观察,总是局限于表面,觉得“这个人好得不得了,这个人……”年轻人谈恋爱也是这样,觉得这个女朋友好的不得了,结果结婚后整天吵架。只看到表面,没有看到内心的实质,走马看花。我们在这个世界上,对任何事情要深入细致的了解,才能得出结论。学佛人也是这样,有些人自以为念了几天经、学了几天佛,就以为得到佛的真谛了,岂不知这只是表面的,真正的佛法含义要靠深入的观察、细心的研究,你才会拥有佛陀的智慧和悟性。(掌声)
从前,有一个儿子走到屋外,看见院前坐了三位长着又长又白胡须的老人,虽然他并不认识他们,但是这个儿子非常友好地对他们说:“老爷爷,也许我们并不熟悉,但是我想你们应该很饿了,请到我们家来吃点东西吧。”老人们说:“你们家里主人在吗?”“不在。”“那我们不能进去。”傍晚,爸爸妈妈回到家里,儿子将事情告诉了他们。爸爸说:“告诉他们,我们在家里了,请他们进来吧。”于是,儿子出去请了,这三位老人就讲了:“我们不可以一起进你们家的。”儿子说:“为什么呢?”其中一位老人指着他们当中的一位说:“他的名字叫财富。”然后又指着另一位说,“他的名字叫成功,我的名字是爱。”接着又补充说,“你现在进去和你爸爸妈妈商量一下,要我们其中哪一位到你们家里来。”儿子进去告诉爸爸,爸爸非常兴奋地说:“那赶快把财富请进来,这样我们就有数之不尽的财富了。”儿子表示不同意:“爸爸为什么不邀请成功进来呢?有了成功,我们不是什么都有了吗?”这时候,在屋内另一个角落听他们讲话的妈妈提出了自己的意见:“我想应该先邀请爱进来,因为我们的家是如此相亲相爱。”最后爸爸和儿子都同意妈妈的建议,于是儿子来到屋外问道:“请问哪位是爱啊?”爱的老人站起身来,跟这个孩子走进去了。过一会儿,另外两位老人也跟着他一起进来了。儿子惊讶地问道:“老爷爷,我们只邀请爱,怎么连你们一起来了?”老者齐声回答:“如果你邀请的是财富或者成功,另外两人都不会进来的,因为成功不一定富有,富有的人也不一定成功。而你邀请爱的话,无论爱走到哪里,我们都会跟进,因为爱是我们最终的目的。”
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,爱是人生最伟大的信念。想一想,佛陀爱不爱我们?想一想,观世音菩萨爱不爱我们?只要生活,我们就离不开慈悲的爱。我们只要拥有慈悲的爱,我们才能永远不会让自己在烦恼和困境当中沉沦啊!想一想,你们这么多的佛友过去都有过苦难,都有过烦恼,你们现在有这么多的佛友帮助你们,因为有了佛的爱,因为有了众生的爱啊!